税务要是清查企业的期间费用,估计很多企业都得要哭!
不管买什么都是办公用品、日用品、清洁用品,这简直成了中国企业发票的一个怪状!
估计看文章的很多都曾经或者正在用发票的形式报销工资,甚至成为很多高富帅企业的一项福利和炫耀的资本!
看一下这个例子,税务局查了他们!咱们来一步步展开来讨论学习这个例子和税务检查思路。
看点一:
税务局对大型垄断企业分支机构的纳税检查任务,该垄断企业员工长期以来都是高收入、高福利,应将检查重点放在被查单位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的履行上。
提示:
2019年地税局没有了营业税,属于地税管理的税种里面,个税属于地税很重要的征税来源,就如案例所述企业的平均工资高于其他行业的金融、互联网、保险、上市公司、央企、外企都属于重点!
看点二:
检查人员提取了被查单位两个被查年度个人所得税申报缴纳及入库情况,依法调取了被查单位的电子账目、个人所得税扣缴计算表及相关资料、凭证,核对有关情况。经过计算,两个年度内,该公司个人所得税税负均在17%左右(“归属期为当年的个人所得税款实际入库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奖金、补贴当年借方累计发生数”×100%),反映被查单位两个年度扣缴个税较均衡,且平均税负较高,与该单位员工收入较高及两个被查年度员工收入基本无变化是相符的,未发现疑点。此外,检查人员逐月抽查了部分员工个税的扣缴情况、核对了每月扣缴个税数与实际入库数,也未发现问题。以上情况说明,被查单位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中个人所得税的扣缴是没有问题的。
提示:
一谈到税负,往往都是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今天这个案例里面提到了个税税负。公式一定要记清楚了!如果你们企业税务来稽查,也会进行测算一下你们企业的税负,然后检查企业的应付职工薪酬的借贷方。
看点三:
检查人员锁定了下一步检查的重点,即直接在成本、费用中列支而发放给员工的现金或实物福利。
在对管理费用明细账检查时,有两个二级科目引起了检查人员的注意:
一是“燃油费”,二是“办公用品”。燃油费两个年度借方累计发生数均近百万元,而被查单位固定资产明细账中记载的机动车辆仅有7辆,且均为轿车。根据公务车的数量和已入账的燃油费支出,检查人员计算了一下,近百万元燃油费平均到每台车上,意味着每年耗油10万元左右,折算成行驶里程,最保守的估算,一台车每天要跑200多公里。
提示: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历来一直是税务检查的重点,因为这些费用科目最容易造假了,什么福利费乱列支、办公费用什么都往里面放、加油费都是实际都是成为偷税的重灾区,当大家造假的时候,是否想的到会出现上面的情况,就知道报销加油费了,竟然把公务车搞成了出租车!
看点四:
面对这些疑问,被查单位财务人员无法自圆其说,最后道出了“燃油费”背后的秘密:为少缴个人所得税,该单位采取限额报销燃油费的形式,向员工支付交通补贴,每月1次,由员工提供规定限额的加油票据,整数的燃油费票据就是员工报销的发票,以这种形式发放的交通补贴,未合并到员工当月工资、薪金计算并代扣个人所得税。
提示:
为什么中枪的总是财务人员?等到企业遇到问题了总得找个新闻发言人啊,此时正当时!
这次被税务查的是加油票,下次可能是可能是固定金额的餐票报销餐补,公交打车票报销交通补贴,这次每月固定金额的发票报销工资,终将纸包不住火,东窗事发是必然的!
看点五:
“燃油费”问题确定后,检查人员将目标转向“办公用品”。检查人员逐月检查了这一科目列支的每笔费用的原始凭证。发现春节、中秋节、国庆节所在月份列支的“办公用品”票据明显增多,且数额大、金额为整数、未附所购物品明细。检查人员于是向开具以上票据的某大型商场发出了调查函,回复的情况证实,那些票据为被查单位从该大型商场购买购物卡的支出。在事实面前,财务人员道出了“办公用品”背后的秘密。原来,每逢重大节日,被查单位都要向员工发放福利,原先发放实物,后来改为购物卡,为少缴个税,购卡时,让某大型商场开出“办公用品”发票入账,以购物卡形式发放给员工的福利未合并当月工资、薪金扣缴个人所得税。
提示:
上面红色部分非常值得大家重点关注,数额很大、金额为整数、没有明细。这是标准的办公用品造假三部曲。金税三期之后,税务人员要是纳税评估的时候可能更加方便了,一看一家互联网企业从家乐福超市短期内大量购买办公用品,很容易被发现存在问题的!
PS:
1、员工拿发票报销补贴、开办公用品发放购物卡等形式为员工节省个税,要提高警惕了,这不是避税手段,而是偷税!
2、以后列支管理费用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了,虽然发票是真的,但是一定要和你们企业的规模相适应,不能闹出刚才案例的笑话:公司的车行驶里程比出租车还多!
3、回去好好检查一下你们公司的企业应收款、其他应付款、银行存款、管理费用等科目是否存在每月固定金额的问题,这个税务局的检查人员都知道了!
看完了之后,你是什么看法啊,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