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的布局与步局需回归到企业整体经营角度论。
《郭语录》中,郭台铭曾提到企业经营三局:「格局」、「布局」、「步局」。「格局」代表所见视野之宽广度,也代表企业主心态之宽广度。「格局」比的不仅是看的远,更是看的仔细与清晰。「布局」指的是部署、是规划,部署要达到特定目标的方法与手段。和策略规划做一个类比,「格局」谈的是愿景与目标,而「布局」指的是策略与方法。
「步局」即是下一步的行动方案与对应执行计画。「格局」重在视野,重点在于「最对的事(dotherightthing)」,「布局」与「步局」重在策略与执行,强调「把事情做对(dothethingright)」。「格局」讨论的重点是”目的”,而「布局」着重点在于”手段”。
企业经营需思考「格局」、「布局」、「步局」,专利经营亦然,厘清与建立正确的「专利格局」、「专利布局」与「专利步局」为关键。
「专利格局」是「专利」”这档事”在企业整体经营之目的,其实就是企业经营者对于专利在企业整体营运之「定位」。这个定位决定了格局,当然也决定了企业内部对应专利策略拟定与专利组织建立。
「专利格局」与「专利定位」受到企业主「观念」的影响,即「专利观念」→「专利格局」→「专利定位」。例如,宏碁董事长王振堂曾说:「专利是经营事业的一部分,打过专利战才算转大人」。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也提出「发展专利先避开地雷」等论点,代表台湾科技业领导人对于专利重视程度。
「专利布局」需扣合「专利定位」,并引导出企业要达成专利经营上的目标。「专利布局」包括广义与狭义,广义来说包括【再谈专利布局】一文所讨论之六种步局模式,即特定的阻绝与回避设计(adhocblockingandinventingaround)、策略型专利(strategicpatent)、地毯式专利布局(blanketingandflooding)、专利围墙(fencing)、包绕式专利布局(surrounding)、组合式专利布局(combination),亦即从竞争角度所研拟的专利策略。狭义来说,包括专利在不同国家、时间、技术产品领域之专利组合,见【再谈专利布局】一文所讨论。
「专利步局」谈的是执行力。而《执行力-没有执行力?哪来竞争力》一书讨论,执行力的三个核心流程包括:人员流程(PeopleProcess)、策略流程(StrategyProcess)与营运流程(OperationProcess),亦可应用在「专利步局」之组织人力建立、战术流程运用及专利实际营运流程建立等。
最后,关于专利布局与步局几点建议:(一)建立专利在企业整体营运上的定位,可建立类似白皮书或内部宣言之文件,确认与厘清企业主对于专利之上位看法;(二)建立总经理室之专利策略,包括三至五年之中期策略与一年之短期策略,并指派专人负责在总经理战情室下进行统筹;(三)建立企业专利对应运作组织,其成员包括总经理室专案成员、法务专利主管、研发部主管、行销业务主管,并定期针对特定议题进行讨论;(四)建立开放创新模式,并将专利运用、研发课题与专利律师(及事务所)之合作机制建立起来,并妥善的建立内部与外部的关连性与运作模式;(五)在年度策略会议中检讨该议题,并在下一年度执行过程中定期检讨进度与修正改善;(六)持续精进专利利格局、专利布局与专利步局之概念与流程。
再谈专利布局
专利布局(或称专利布局)是一个会让人眼睛一亮的用语。原因在于初次听到此名词的人会感觉,原来专利不仅仅只是研发结果的产物,更可以在如何取得与运用专利上有所谓的”策略性”或是”脑力加值”,亦即技术加值二次方(加值^2)。增加价值原本就是大家喜欢的,如果能够增加价值两次,那么不论是技术价值含量,或是该技术所竖立门槛均能拉大与竞争者的差距。
专利布局是一个具有目的性的专利组合过程。关于专利组合(PatentPortfolio)我们先前也多次讨论,一般而论,专利组合型态可归纳成表一,其中可以技术标的组合、空间组合、时间组合、申请模式组合与不同技术领域之组合。如果硬要区别专利组合与专利布局,可以解释成专利布局比专利组合多了策略性与目的性,亦即专利组合比较像”一群专利之集合”,而专利布局为一群有”目的性专利的集合”。
基于此,有哪些布局招数可用或是又该如何布局,便成为企业(例如Intel、Microsoft、TI、Philips等)善用专利之独门绝活(Know-How),因此在一般公开文献是少有讨论。此外,由于专利布局研究需要结合专利、技术、商业、行销、营运与竞争策略等不同知识领域,因此学者相关研究成果(例如MBA或EMBA教案)也不如企业经营策略或商业模式上丰富(有系统整理与研究专利布局是重要的)。
现在越来越有一种趋势,那就是专业的事情给专业的人做,欧亿体育其实如果企业愿意自己去跑的话其实也能拿下,但是费时又费力,其实小编还是比较建议大家找专业可靠的代理机构比如吉客财务代为申请,只需要交一笔不高的费用,就能帮你搞定,并且效率也会更高。
推荐阅读
崛起中直面挑战 一家中国创业公司冲破跨国企业专利封锁的启示
侵权赔偿节节高知识产权金矿待掘
核心专利岌岌可危 中国企业能否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