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进入商标申请市场,暗藏玄机

南京注册公司_吉客财务2018-12-14南京税务

摘要:阿里巴巴进入商标申请市场,暗藏玄机

因加入国际反假联盟(IACC)问题,过去的一段时间阿里巴巴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虽其后被暂停IACC会员资格,但阿里很快亮明其打假态度,发布新政策遏制假冒商品。耐人寻味的是,中国法律界盛传阿里将开设知识产权公司,貌似开始进入商标申请市场。这当中究竟暗藏了什么玄机?

一、阿里狠心打假,壮士断腕

马云在1999年创立了阿里巴巴。2014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直到今年4月,阿里巴巴超过沃尔玛成为全球最大零售交易平台。一步一个脚印,我们见证了阿里一路茁壮成长。

然而“成长的烦恼”也是不断。马云的网商帝国似乎近几年进入瓶颈期——掉入假货漩涡无法自拔。2019年,中国和美国监管部门对阿里网站的假货提出了批评。受此影响,阿里市值蒸发了500亿美元以上。“假货”成阿里挥之不去的困扰。

马云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决定壮士断腕狠心打假,才有了接下来轰动一时的打假行动:

1.申请进入IACC。

2.开启在线服务名叫创新宝,帮助用户通过中国商标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申请商标。

3.颁布新政策,强制供应商销售奢侈品时需要上传发票、退税证明、授权书或其他证明文件以证明其产品的真实性,不遵守政策的商户将被取消或冻结账户。

阿里强硬的打假行动亮明其决心,也印证其开始行动成为知识产权提供商,进入商标市场。

二、阿里转战知商,大势所趋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海外市场对阿里来说日益重要,但要想赢得海外商户和购物者信任,必须解决假货问题。阿里从网商转战知商,从根本上遏制假货产生,势在必行。

然而,“假”又何止发生在阿里等网商身上。不久前因侵权盗版,百度一夜封杀3000文学吧、于正抄袭门,琼瑶起诉于正《宫锁连城》侵犯《梅花烙》改编权。

网商的“假”、文学的“假”、影视的“假”等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归根于互联网。网络的全球性、开放性、普及性决定了网络媒介比传统媒介更广泛、深入与深刻的传播功能,网络侵权损害后果一发生,顷刻间其内容便被不断浏览、添加、转载,后果不堪设想。

有需求就有商机,因为网络缺口酿成的后遗症,保护知识产权成网络共享经济新增长点,保护知识产权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命门,知商经济大势所趋。

知识产权经济发展到现在尤其必然性,现在人们对于商标品牌的意识也越来越强,阿里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些才有了如今举动。两年前吉客财务CEO在意识到商标知产的重要性之后成立了吉客财务,如今吉客财务已经度过自己的两周岁生日了,现在也逐步扩大为创业及小微企业提供从股权合伙协议、公司注册、财税代理记账、商标专利、社保公积金、劳动人事、投融资法律顾问、合同审写、律师函等一站式的新型在线法律服务。为您的创业之路扫平障碍,一路保驾护航。

郑重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均为互联网所得,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