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公投尘埃落定。短期来看,英国脱欧对全球资本市场带来了重创,但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其影响将更为深刻和广泛。
在税收领域,脱欧意味着英国将获得更大的税收主权,同时意味着它将失去作为欧盟成员国享受的税收好处。
对于英国企业,脱欧不大可能改善其在欧盟境内的经营环境,相反,绝大多数与欧盟存在贸易往来的英企都会遭受负面的冲击。这种冲击一方面来自英国同欧盟关系的不确定性。根据《里斯本条约》,英国有两年时间协商退出欧盟的具体条款,换言之,英国正式脱欧很可能在2019年6月以后才能实现,脱欧之路明朗之前,许多潜在的投资或者消费都有可能被“搁浅”。冲击的另一方面来自于英国脱欧将要产生的税务影响。多年以来,英国和欧洲大陆的业务依赖于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以及商业实体的自由设立。英国退出欧盟意味着退出欧洲统一市场和关税联盟,其作为欧盟成员国所享受的税收优惠待遇也将不复存在,即便英国与欧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也无法恢复到脱欧之前的水平。
面对预期的不利因素,企业在税务方面应作出哪些考虑和筹划?
关税
关税协调是欧盟前身欧共体成立以后的重大内部建设措施。早在1968年,欧共体就已建立关税同盟,欧盟成员国之间不征收关税,进口到欧盟的货物按照海关法典征收统一关税。
正式退出欧盟以后,英国将不再属于关税同盟的一部分,欧盟成员国从英国进口商品则需要缴纳进口关税,从而导致英国商品对欧盟境内的企业或消费者的吸引力有所降低。同样的,英国政府可能会将英国的关税政策适用到欧盟成员国,使得依赖欧盟企业供应原材料或提供产成品的英企面临更高的生产成本。
此外,非关税壁垒也会增加企业的遵从成本,如通关程序耗时冗长,需要提供非常复杂或难以获得的资料等。
因此,企业需要考虑:1.欧盟市场份额和销售额有多大?是否需要将生产或经营场所迁移至欧盟成员国,以避免关税对产品边际成本带来的影响? 2.从欧盟或非欧盟国家供货商进口货物的成本(含关税)孰高孰低? 3.目前,从欧盟成员国进口的产品,能否轻易地改变供货商?如若不行,是否需要抬高产品价格?4.从非欧盟国家进口原材料或半成品,是否需要在英国和欧盟分别设立进货仓库?
增值税
欧盟的间接税协调主要体现在增值税方面。经过30多年的努力,欧盟增值税区域一体化进展明显,所有成员国都开征了增值税,并采用了统一的征收环节和税基。脱欧以后,英国国内增值税政策不再受到欧盟指令的约束,但是为避免双重征税和双重不征税,英国很可能会继续沿用与欧盟增值税相协调的增值税政策。
因此,脱欧对英国企业增值税事项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应该是进口增值税的征收——脱欧以后,英国企业从欧盟购进货物或向欧盟出售货物,需要走清关流程,并支付进口环节增值税,由于进项税额抵扣滞后于税款缴纳的时间,企业将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
此外,如果英国企业在欧盟成员国需要进行增值税纳税登记,则需要聘请当地的税务代理进行增值税申报等,管理成本或将增加。
在这一方面,企业需要考虑的是:1.准备多少资金以应对进口环节增值税造成的资金压力?2.如何有效控制企业在欧盟成员国的增值税登记和管理成本?
预提税
欧盟《母子公司指令》规定,子公司向母公司分派股息红利免缴预提税。也就是说欧盟其他成员国的子公司向英国母公司分派股息红利无须扣缴预提税,反之亦然。英国脱欧以后,该项税收优惠待遇不复存在,企业将依赖于当前已存在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来降低或消除预提税的影响。
尽管英国与其他27个欧盟成员国已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但规定全额免征预提税的协定很少。如果集团企业的总部位于英国,但在欧洲大陆设有子公司,派发的股息可能需要缴纳10%(一般而言)的预提税。
面对这样的情况,集团企业需要考虑:1.在欧盟成员国设立分公司是否比设立子公司更为合理?2.根据英国已有的双重征税协定,企业集团当前的组织架构是否需要缴纳预提税?3.潜在的预提税负担有多大?集团组织架构是否需要进行重组?4.欧盟境内集团财务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最小化预提税?
企业并购重组
欧盟法律为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跨国企业并购重组提供了特殊的税收待遇,以避免跨境并购对企业造成的税收负担。英国和其他欧盟成员国已将这些并购政策整合到国内法之中。英国脱欧以后,英国企业发生的跨境并购重组可继续享受英国国内法提供的税收优惠政策,但不再适用其他成员国的优惠政策,其跨境并购税收成本将显著增加。
有鉴于此,对正在考虑并购欧盟企业的英企而言,加快并购步伐,确保在脱欧谈判结束之前完成并购事宜不失为一项明智的决策。
企业转让
关税的征收是双向的,如果英国不能与欧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则很有可能会对欧盟成员国征收关税。这样,欧盟境内的企业为降低关税的影响,可能会选择收购英企,以保持和扩大其英国市场份额。那么,希望在近期转让企业的企业所有人则有机会在脱欧谈判结束之前将企业出售给欧盟国家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