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一到,走出大学校园的毕业生们开始奔波于各个招聘公司之间,忙碌着在职场里寻找自己的立足之地。
大学毕业生如何在面试以及未来职场中“步步为赢”?老板们对这些职场新人的底线是什么?昨日,两名应届毕业生和公司老板以及职场畅销书专家,分别向天府早报记者分享了他们的观点和建议。
面试记——
面试10余次不成功就当“刷经验值”
对刚刚走出校园的应届毕业生而言,求职面试是他们走向职场、踏出社会的第一个“考场”。昨日,聊到自己经历过的面试,吴雪梅、吴小锋两位应届毕业生觉得,“其实,面试就像是一场考试,有的没有及格,有的准备充分成功过关,有的则还是没有找到自己想坐下应考的考桌。”
吴小锋今年22岁,是一名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采访前,吴小锋要求不透露学校名称。半年前,吴小锋就和所有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一样,频繁出入各大企业进行面试,“到目前,我差不多面试了10多家企业了,暂时还没有合适的”。
在这些面试过的10余个企业中,超过一半的企业是吴小锋在结束面试环节后自己主动放弃的。在吴小锋看来,“不欢而散”的主要原因并非是工资待遇,“对于试用期的工资要求,我认为2000元以上就可以了。虽然对薪资待遇要求不高,但对于企业文化格外看重。”他说,“能去的公司不符合我的期望,而我比较满意的公司又没有选择我。”
当问及如何定义“满意的公司或者工作”,吴小锋想了想说,“希望工作时间相对随意、工作氛围轻松而有活力、上下级的等级观念不是特别严重,每天从事的工作都是新鲜有趣的,而不只是象完成任务一样机械地去工作。”
目前,吴小锋还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反正还年轻,面试不成功就当刷经验值了嘛。”
毕业前定好目标有合适的机会就抓住
今年23岁的吴雪梅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从去年9月开始,吴雪梅便开始了四处投简历、找工作的节奏当中。其中,不乏有“奇葩”的面试经历。
此前,吴雪梅曾经去一家保健品公司面试网站记者、的岗位,起初面试的气氛还颇为融洽。不过,当一名面试官提出了一个“奇葩”的要求之后,吴雪梅马上对这家企业不感冒了,“面试官说,公司里的记者、除了负责网站日常的稿件和原创的工作之外,还额外要帮老总写的书润笔甚至直接撰写。”原来,这家企业的老总身怀“作家梦”,故而公司里擅长文字写作的员工便成了他免费的“写作团队”,“我又不是来应聘‘枪手’工作的。”心里默默吐着槽,吴雪梅很快便起身告辞。
庆幸的是,不久前,吴雪梅已应聘成功,目前在一家农业公司任职企业宣传干事这一职位。谈到自己在一轮轮面试中积累的经验,吴雪梅的观点是,“没有任何职场经验、没有人脉资源的毕业生找工作还是相对有难度的。所以,最好不要给第一份工作设置太多、太高的门槛。作为职场素人,只要有合适的工作机会就应该抓住,先踏出第一步才可能会有后面的阳关大道。”
如今任职的这份工作,与吴雪梅最初的职业规划颇为相近,“当初我的职业规划就是在某个企业里,做一个宣传干事的岗位。目标清晰,成功的机率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