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新三板挂牌公司总数突破8000家,截至3日收盘,挂牌公司总数达到8044家。其中基础层7091家,创新层953家。
虽然挂牌热情有所回升,但是新三板成交却连续低迷。最近几周以来,新三板单周成交金额均在30亿元以下。机构数据显示,自新三板分层之后的一个月内,创新层953家公司的日均成交金额仅有3亿元左右。
反映市场心态和交投热情的新三板指数,更是自年初以来就持续下挫。其中三板做市指数更是连续下跌八周,创2019年2月以来新低。
在这种背景下,交易制度设计再次受到市场高度关注。自2019年以来,做市交易的挂牌公司数量虽然呈爆发式增长,但做市商的数量始终没有太大的变化。
面对困境,一些新三板挂牌公司打起自己的小算盘,偷偷把钱借给公司内部人、分红信息披露违规甚至老股东私自瓜分利润等乱象近期频频曝光。
记者统计,近两个月来,全国股转公司已经公布了32起自律监管措施。而在6月30日,全国股转公司还对两家未按时披露2019年年报的挂牌公司实施强制摘牌。
对于新三板市场中的乱象,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严格监管依然需要长期坚持,另一方面相关市场制度仍然待完善。
付立春表示,新三板还很年轻,制度推出难一下到位,需要一步一步来。同时,投资者不要用A股市场赚快钱的思维方式看待新三板市场。
在目前情况下,一些挂牌公司创新性与高增长的特点,和市场反应冷淡之间形成反差。目前由于公募基金无法投资新三板,造成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资本市场主流研究投资机构对于新三板未能投入大量投研力量。
对此,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市场人士提出还应从制度上增加新三板公司对接投资者的途径。